嗜痂之癖网

《困境談判攻心術》:你的談判夥伴可能「化身」成劍齒虎,挖個「本能陷阱」讓你跳

2024-05-02 11:02:08 来源:

文:馬提亞斯.史漢納(Matthias Schranner)

避開本能陷阱

如果你遇到一位非常不老實的困境談判夥伴,那麼他可能會挖個「本能陷阱」讓你跳。談判談判

面對劍齒虎

讓我們再次以石器時代的攻心人類為例。某個石器時代的夥伴化身人類看到一頭劍齒虎,他現在有兩條路可走:一是成劍齒虎攻擊,一是挖個逃避。他不會考慮什麼比較好,陷阱而是讓跳會立即(本能地)做出反應。這項行為並非出於理性的困境思考。它是談判談判對於死亡威脅的一種自然反應。

這樣的攻心反應在石器時代是一種生存不可或缺的輔助,可以幫助人類克服生死攸關的夥伴化身危險。時至今日,成劍齒虎同樣的挖個機制還在我們身上繼續運行,只不過,陷阱並非總是為了克服生死攸關的危險。如果你的談判夥伴知道這種情況,那麼他可能會「化身」成一頭劍齒虎,引你落入某種難以脫身的情況。這時,你或許就不能冷靜地思考、不能理性地判斷。在這種情況下,能夠引導你的就只剩下本能,要不就是選擇逃避,要不就是選擇攻擊。

當你遭到攻擊時,不要做出反應

如果你是個攻擊型的人,當談判夥伴發動攻擊,你也會反擊回去。藉由發動攻勢,談判夥伴迫使你做出一種由本能所引導的反應。你會變成一部「自動反應機」。

每個攻勢都會在你身上引發壓力,讓整個壓力機制動起來。如果你不中止這樣的機制,壓力值就會隨著每個攻勢繼續升高,直到越過了某個臨界點,這時你就再也無法理性思考。於是你發動反擊,藉以給對方一點顏色瞧瞧,而你也因此破壞了談判。你辱罵對方,受到責怪,中止談判,或者做出決定(這是最糟的結果)。

請勿在壓力狀況下做出決定:這樣的決定是對於攻擊的反應,它並不符合你的談判目的。

案例

在某回的訓練課程裡,有位參與受訓的經理跑來問我,他要如何才能挽回他的太太?在他「偷吃」了某位女祕書後,太太氣得帶孩子離開。他無論如何都想挽回太太,希望能夠和太太重新經營一段和諧的婚姻。這是他與太太談判的目的。

後來, 當他實際與太太坐下來談時,兩人一言不合就吵了起來。雙方都覺得自己的情感被對方傷害。於是,什麼指責、咒罵,統統都搬了出來。那位經理回應了對他的指責,不由自主地做出了種種(本能的)不理性反應。在太太對他表示想要孩子的扶養權後,他立即凍結了她的戶頭。這是一項完全無助於談判目的,只是回應攻擊的反擊。他的行為不是被談判目的所驅使,而是被談判夥伴(他的太太)的行為所驅使。

當一個攻擊型的人遭受攻擊時,他也會反擊回去。
但這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行動,而是某種本能反應。

我的談判祕訣

  • 當你遭到攻擊時,絕對不要回擊。
  • 牢記談判的目的,採取與此相應的行為。
  • 在你能夠不受談判夥伴的行為所影響後,也別將任何精力浪費在思索詭計上。
  • 別影響談判夥伴,而是對自己發揮影響。
  • 如果你能放下反擊,談判夥伴的攻擊就會完全落空。

除了攻擊以外,石器時代的人類還能選擇逃走。逃避是對壓力狀況的第二種本能行為。

或許你會在壓力狀況下做出某個決定,讓自己能夠從中脫身。為了擺脫壓力困境,你簽了一份合約。

每當你逃避,就會向談判夥伴發出「他的方法是對的」的信號。他會感覺受到激勵,從而在往後的談判中故技重施。他會再次對你施壓, 藉以把你逼入壓力狀態下。也許你曾親身經歷過這樣的惡性循環;要想擺脫這樣的逃避狀況,何其困難。在這方面,唯一的方法同樣也是:登上看台!

當一個逃避型的人遭受攻擊時,他會選擇逃避。
但這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行動,而是某種本能反應。

請你避免逃避反應

請你喊個暫停,稍微活動活動。別被對方嚇倒,也別被迫做出任何決定。

也許你是個喜歡逃避的人,有時逃避也是一種適合的手段。如果你被人用槍威脅,那麼逃避會是非常合理且正確的反應。但如果你在日常生活的一些情況或談判中選擇逃避,你會發現類似的情況將一再重演。

當逃避型的人與鄰居發生爭執,他會選擇搬離自己的住處。當逃避型的人與配偶在相處上發生問題,他會選擇與對方離婚。當逃避型的人與老闆或同事在共事上發生問題,他會選擇辭去工作。

新住處、新伴侶、新顧客、新公司,難免也會發生一些問題。如果你是個逃避型的人,還會一再遇上同樣的問題。

你會一再被同樣的問題折磨

直到你願意面對情況之前,會一再地在惡性循環中打轉。如果你一再中止談判,在每個新的談判裡又得從頭開始。

如果你向談判夥伴釋出寧可選擇逃避的信號,對方將會看出你的傾向,順勢逼迫你遁逃。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,逃避型的人不比攻擊型的人更好或更糟,也無關好或壞,這只是涉及到在一場談判中如何因應壓力情況。

許多人認為,壓力情況可以藉理性來化解。利用諸如「請你理性一點」這樣的期望句,可以讓談判夥伴回歸理性。得了吧!壓力與壓力反應不會中止於理性的範疇。攻擊與逃避是每個人都很熟悉的本能行為模式。

如果我對企圖自殺的挾持者說:「請你理性一點。」他肯定不會因此變得理性。他處在一個或許無法正確評估我的信息的壓力狀態下。請你回想一下前面曾經提過的「四面模型」。在「請你理性一點」這個句子裡隱藏了什麼?即使沒有深厚的心理學素養,你也可以看出,在「事實」層面上這項陳述代表了某種侮辱。某人「應該」理性一點,這意味著他現在不理性。你在「自我表露」中表達出你相對而言非常理性。「期望」層面同樣十分明顯:你的談判夥伴應該變得跟你一樣理性。至於「關係」層面則將陷於高度不安,因為你認為自己知道的比對方多。

逃避與攻擊是對壓力情況的正常反應;因為它們是本能的反應。當你發覺壓力在身上節節高升,請勿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種反應。請別去回應。你的談判夥伴的行為不是問題,你的反應才是問題。這些反應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。一個在壓力狀況下做出的決定,將不會令人滿意,也不會長久。在壓力下,你不會達到談判目的。

別在談判夥伴的舉動下工夫,要在自己的反應下工夫。